比特幣與股市脫鉤背後的經濟信號:該樂觀還是小心?
近期市場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美股強勢反彈,而比特幣卻反向走跌,這似乎讓「Decoupling」(脫鉤)這個詞再度成為金融市場的熱門話題。但這次的脫鉤,並不是比特幣投資者所期待的那種「去中心化資產表現優於傳統風險資產」的脫鉤,而是出現了一種令人困惑的逆行走勢。
根據報導,在美國交易日初期,Nasdaq 與 S&P 500 分別上漲約 3%,而比特幣則從稍早短暫重返 80,000 美元後迅速回落至 78,000 美元附近,甚至接近上週末的恐慌低點 75,000 美元。這與美股的強勢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脫鉤的背後:短期現象或長期趨勢?
若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比特幣與股市的價格走勢並非總是同步,尤其在市場出現重大政策或地緣政治事件時,兩者間的相關性往往會出現波動。這次的「脫鉤」發生在美國總統對中國與南韓實施關稅政策之後,市場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反應,成為影響資產價格的主要因素。
然而,在這波震盪中,股市反而出現正向反彈,主因是來自於幾則利多消息,包括川普在社群媒體上暗示與南韓的貿易協議即將達成,以及財政部長對中國談判持樂觀態度。這些消息讓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略感安心,進而推升股市,但比特幣卻未能同步受惠。
比特幣為何缺乏彈性?
比特幣近期的回落可能反映出市場對其風險資產屬性的重新評估。雖然比特幣被部分投資者視為「數位黃金」,但在實際市場表現上,它仍常被視為高波動性、投機性資產。當市場重拾風險胃納時,資金可能更傾向回流至傳統股市,特別是科技股,而非留在加密貨幣市場。
此外,近期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趨勢亦可能影響投資人情緒。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調查仍在進行中,而今年初通過的比特幣現貨 ETF 雖曾短暫推升價格,但市場對其長期影響仍存疑慮。
政策風險與市場情緒:不確定性的雙重夾擊
除了技術面與資金流向外,政策風險也是目前加密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美國即將進入大選年,無論是現任政府還是挑戰者,都可能對加密貨幣的態度產生變化。川普過去對加密貨幣的立場偏保守,若再次掌權,可能對市場構成壓力。
此外,全球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也加劇投資人的觀望情緒。雖然通膨有所緩和,但利率仍處高位,對加密資產這類無息資產造成壓力。此時,投資人對資產配置的邏輯也更趨保守,對於波動性高的比特幣自然採取更謹慎態度。
投資者該如何因應?
面對目前的比特幣與股市脫鉤現象,投資者應避免過度解讀短期價格波動,而是應從長期資產配置的角度思考。比特幣的本質仍是一種尚未完全成熟的資產類別,具備高度波動與政策風險,適合占整體投資組合中的一小部分。
此外,投資人也應密切關注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監管政策變化,並對整體宏觀經濟環境保持敏感。例如,若未來美國聯準會開始降息或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可能再次帶動對比特幣等替代資產的需求。
結語:脫鉤不等於獨立上漲
這次的比特幣與股市脫鉤現象提醒我們,即使加密貨幣日益受到主流市場接受,其價格表現仍深受宏觀經濟、政策與市場情緒影響。脫鉤未必是利多,反而可能是市場對風險重新評估的反映。投資者應在理解市場動態的基礎上做出理性判斷,避免陷入短期情緒波動的陷阱。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8/crypto-left-cold-as-stocks-surge-3-bitcoin-slides-back-to-usd78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