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紛紛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背後透露什麼經濟與政策趨勢?
近期,東京上市的物流與科技公司 Value Creation(證券代碼:9238)宣布,計劃在接下來四個月內再度購入 1 億日圓(約 70 萬美元)的比特幣(BTC),作為資產負債表上的儲備資產。這是該公司繼先前購入 2 億日圓(約 140 萬美元)的比特幣後,再次強化對加密資產的配置,並表示資金來源為企業的盈餘資本,預留用於未來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個別現象,而是日本企業界一股漸起的趨勢。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嘗試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其中包括能源企業 Remixpoint、遊戲公司 NEXON,以及目前日本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企業 Metaplanet,該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已擁有 4,525 枚比特幣。
宏觀經濟背景:低利率與日圓貶值推動資產多元化
日本長年處於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環境,使得企業手中的現金難以獲得實質報酬,加上近期日圓匯率走弱,資產貶值風險加劇,促使企業尋求資產多元化與保值方式。比特幣作為一種去中心化且全球流通的數位資產,自然成為選項之一,尤其在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通過後,全球對比特幣的接受度與流動性驟增,企業考量其作為「數位黃金」的角色也隨之提升。
政策環境:日本監管相對友善,成為加密資產實驗場
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對加密資產的監管相對明確且友善。自 Mt. Gox 事件後,日本金融廳(FSA)即積極制定虛擬貨幣相關法規,要求交易所註冊與資本管理,並將比特幣等視為合法支付手段。這樣的法規環境為企業提供了更安心的投資基礎,也讓日本成為全球少數將加密資產納入主流財務策略的國家之一。
潛在風險與注意事項
儘管趨勢看漲,但比特幣價格波動性極高,以 BTC 作為資產儲備仍面臨以下風險:
- 價格劇烈波動:比特幣的價格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對企業資產帳面價值造成不穩定性。
- 會計與稅務挑戰:目前國際會計準則尚未完全針對加密資產制定一致性規範,可能造成帳務處理上的困難。
- 政策變動風險:雖然目前政策友善,但未來若出現打擊洗錢、資本外逃等新政策,可能影響企業持幣策略。
- 資安與保管問題:加密資產的保管仍需高度資安管理,若未妥善設置冷錢包與私鑰保護機制,可能遭駭客入侵。
觀察未來:比特幣企業化會成為新常態嗎?
在全球通膨壓力不減、法定貨幣購買力下滑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將比特幣視為抗通膨資產。從美國的 MicroStrategy 到日本的 Metaplanet,許多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意在對沖貨幣風險與提升資產彈性。
未來若比特幣 ETF 熱潮持續,流動性與市場深度提升,加上會計準則逐步修訂,企業持幣將可能不再只是「前衛選擇」,而是財務策略的一環。但短期而言,企業仍需謹慎評估風險承受度與資產配置比例,避免過度依賴單一高波動性資產。
總結來說,Value Creation 的動作雖小,但卻反映出日本企業對於數位資產的逐步接納,也為未來亞洲區企業財務策略帶來一個觀察指標。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15/tokyo-listed-value-creation-vows-to-add-another-usd700k-to-bitcoin-holding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