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美國國債市場風暴將至?Jamie Dimon 的警告與我們該關注的真相

treasury-market-risk-fed-intervention-2024

美國國債市場風暴將至?Jamie Dimon 的警告與我們該關注的真相

在 2024 年的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執行長 Jamie Dimon 發出警訊,指出近 30 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可能即將面臨一場「混亂(kerfuffle)」。他強調,這場潛在危機的導火線並非經濟基本面,而是過度的法規限制將使銀行無法在市場失去流動性時扮演穩定角色,最終逼得聯準會(Fed)再次介入。

Dimon 的發言並非杞人憂天。近期,由於殖利率不斷上升及市場波動加劇,美國國債市場的壓力逐漸浮現。投資人紛紛撤出套利交易,如現貨與期貨價格差異的交易策略(basis trade),進一步惡化了市場的流動性。這種情況與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初期極為相似,當時 Fed 被迫啟動數兆美元的購債計畫以維持市場運作。

現有監管制度的悖論

目前限制銀行參與市場的關鍵之一,是《巴塞爾協議》下的槓桿比率規範(Leverage Ratio),這些規定要求銀行即使購買低風險的美國國債,也必須保留一定資本。這限制了銀行在市場恐慌時期進場承接拋售債券的能力。Dimon 建議應將美國國債從槓桿比率的計算中排除,如此一來,銀行可以更靈活地參與市場,避免流動性風險擴大。

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的交織風險

除了法規問題,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也同步上升。隨著美中貿易戰升級、全球通膨居高不下,以及各國央行政策分歧,美國國債市場的避險角色也面臨挑戰。殖利率上升反映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也意味著聯準會未來政策操作的空間將更為狹窄。

潛在風險與政策兩難

若市場陷入流動性危機,聯準會是否再次進場干預將成為關鍵問題。然而這樣的干預可能加劇道德風險(moral hazard),讓投資人預期 Fed 永遠會在危機時期提供救援,進而鼓勵過度冒險行為。此外,Fed 的資產負債表已膨脹至歷史高位,再次大規模購債將對其獨立性與對抗通膨的能力形成壓力。

比特幣與非傳統避險資產的興起

有趣的是,每當傳統金融體系顯現不穩定跡象時,市場資金往往會流向比特幣等非傳統資產。2020 年 Fed 啟動無限量化寬鬆後,比特幣價格迅速飆升,除了區塊獎勵減半等內在因素外,投資人將其視為對抗法幣貶值與貨幣政策濫用的工具,也是主因之一。若國債市場再次動盪,不排除加密貨幣市場將迎來新一波資金湧入。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場「可能的風暴」?

Jamie Dimon 的警告提醒我們,美國國債市場雖然被視為全球最安全、最具流動性的市場,但其實也藏有不少結構性風險。若不及時調整法規,讓銀行能在危機時期發揮「市場穩定器」的功能,未來可能重演 2020 年的流動性危機,而這一次,市場對聯準會的信任與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都可能受到更大挑戰。

從投資人角度來看,應密切關注美國國債殖利率的走勢、金融監管政策的變化,以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立場。對於資產配置上,適度引入多元化資產如黃金、加密貨幣或海外債券,也能在不確定性升高的時代提供一定的風險緩衝。

最終,這場潛在的國債市場風暴,並非單一事件所導致,而是結構性問題長期累積的結果。Dimon 的提醒值得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與投資人共同正視,避免未來出現難以收拾的系統性風險。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13/dimon-warns-of-treasury-market-kerfuffle-that-could-force-fed-to-interve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