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長期持有者鎖倉量創新高:供應緊縮或將推升價格
摘要: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量達到歷史新高,超過72%的流通比特幣被長期持有者鎖定,表明市場賣壓減輕。鯨魚正在吸收接近年度挖礦產量的300%,交易所的比特幣供應量持續下降,長期來看可能對價格產生積極影響。
市場背景與現況
當前加密貨幣市場處於一個微妙的階段。一方面,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如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市場情緒仍然謹慎。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持續增長,特別是對於比特幣。隨著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推出,越來越多的機構資金流入比特幣市場,推動了價格的逐步回升。然而,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仍然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因素,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存在差異,可能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此外,DeFi(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發展也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了挑戰,吸引了大量用戶和資金。
核心分析
Glassnode 的數據顯示,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量”(illiquid supply)已達到創紀錄的 1430 萬枚。非流動性供應量指的是那些長期持有,很少有交易歷史的持幣者所持有的比特幣。自 1 月 1 日以來,持有超過 7 年且未出售的比特幣數量增加了 422,430 枚以上。目前比特幣的流通供應量約為 1992 萬枚,這意味著超過 72% 的已挖出比特幣現在被歸類為非流動性。換句話說,投資者更傾向於持有比特幣而不是交易它,從而縮小了可以在交易所出售的流動性供應部分。
資產管理公司富達(Fidelity)預測,到 2025 年,長期持有者(LTH)和企業金庫可能會鎖定超過 600 萬枚比特幣,從而收緊供應並可能推高價格。該公司發現,自 2016 年以來,長期持有者持有的比特幣供應量佔比逐季增加。自 2020 年以來,至少持有 1,000 枚比特幣的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幣供應量也逐季增加。Cointelegraph 報導稱,截至週二,企業比特幣戰略儲備和 ETF 發行商的集體持有量在 2025 年增長了 30%,從 1 月 1 日的 224 萬枚增加到 288 萬枚。
Glassnode 的數據還顯示,比特幣鯨魚和鯊魚現在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吸收比特幣——約為年度發行量的 300%——而交易所的比特幣數量正以歷史性的速度流失。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資金持續流出,交易所的比特幣年度吸收率已跌至 -150% 以下。這表明人們越來越傾向於自我託管或長期投資。與此同時,較大的持有者(100-1,000+ BTC)正在搶購幾乎是新發行量的三倍,這標誌著比特幣歷史上鯊魚和鯨魚積累速度最快的一次。隨著傳統金融越來越多地採用比特幣,特別是隨著比特幣金庫公司和持續的 ETF 需求出現,這標誌著一個結構性轉變。其結果是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比特幣供應量減少,以及大型持有者對長期看漲的信念。
風險與機會
風險方面,儘管長期持有者鎖定大量比特幣,但如果宏觀經濟環境惡化,例如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這些長期持有者可能會被迫出售其持有的比特幣,從而對市場造成衝擊。此外,監管政策的變化也可能對比特幣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機會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進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的採用率將會繼續提高,從而推動價格上漲。DeFi 和 Web3 的發展也將為比特幣帶來新的應用場景,例如作為抵押品或交易媒介。技術方面,比特幣的擴容方案,如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的發展將提高比特幣的交易效率,使其更適合日常使用。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比特幣的長期前景仍然看好。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避險資產。機構投資者的持續流入也將為比特幣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預計未來幾年,比特幣的價格將會持續上漲,並有望突破歷史新高。然而,投資者也應該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監管政策的變化,並做好風險管理。
結論
總而言之,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量達到歷史新高,反映了市場對比特幣的長期信心增強。雖然短期內市場可能存在波動,但長期來看,比特幣的供應緊縮和採用率提高將會推動價格上漲。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謹慎評估是否投資比特幣。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加密貨幣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文章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bitcoin-illiquid-supply-hits-record-14-3m-btc-investors-accumula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