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央行警告:多重發行穩定幣威脅歐盟金融穩定
摘要:義大利央行副行長警告,多重發行穩定幣可能對歐盟金融穩定構成威脅,應限制於具有同等監管標準的司法管轄區。此舉旨在降低法律、營運、流動性和金融穩定性風險。
市場背景與現況
近年來,穩定幣(Stablecoin)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們旨在通過與法定貨幣或其他資產掛鉤,提供加密貨幣的價格穩定性。然而,隨著穩定幣的普及,監管機構也開始關注其潛在風險。尤其對於多重發行穩定幣,即在不同國家由多個實體發行的穩定幣,各國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開始擔憂其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影響。歐盟作為一個高度整合的經濟體,對於金融風險的防範尤為重視。義大利央行的此番警告,正是在此背景下發出的。
核心分析
義大利央行副行長 Chiara Scotti 在羅馬舉行的支付經濟學會議上表示,多重發行穩定幣可能增加流動性,但如果至少有一個發行方位於歐盟之外,則會帶來「相當大的法律、營運、流動性和金融穩定風險」。她建議,多重發行穩定幣應限制於具有同等監管標準的司法管轄區,並應確保以票面價值贖回,且應執行跨司法管轄區的危機協議。Sotti 強調,多重發行穩定幣模式的穩健性「取決於監管機構之間強有力的跨境合作,包括持續監測和驗證儲備金充足性的機制」。
她的觀點反映了對穩定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張的擔憂。如果美元掛鉤的代幣變得具有系統性,且穩定幣或相關美國政府債券出現中斷,可能會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產生影響。此外,義大利經濟和財政部長 Giancarlo Giorgetti 也警告說,美國的穩定幣政策可能威脅歐元的支配地位。這些言論突顯了歐洲對於穩定幣監管的謹慎態度。
義大利監管機構一直對穩定幣的崛起表示擔憂。義大利金融市場監管機構 Commissione Nazionale per le Società e la Borsa(CONSOB)與法國和奧地利的監管機構一起,呼籲將加密貨幣公司的監管監督權移交給位於巴黎的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ESMA)。
風險與機會
風險:多重發行穩定幣的主要風險包括法律風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衝突)、營運風險(跨境協調困難)、流動性風險(贖回機制的穩定性)和金融穩定風險(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衝擊)。此外,如果儲備金管理不當或缺乏透明度,穩定幣可能面臨崩盤的風險,進而引發市場恐慌。
機會:另一方面,穩定幣也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和實現 24/7 可用性的潛力。如果監管框架能夠有效管理風險,穩定幣有望成為更廣泛的金融創新的一部分,促進跨境支付和金融包容性。
未來展望
未來,歐盟可能會加強對穩定幣的監管,特別是對於多重發行穩定幣。歐盟可能會推動建立統一的監管框架,要求穩定幣發行方遵守更高的資本要求和透明度標準。此外,歐盟也可能會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監管合作,以應對跨境穩定幣帶來的挑戰。歐洲央行也在考慮推出歐元區央行數位貨幣(CBDC),這可能成為應對加密貨幣風險的一種方式。
結論
義大利央行的警告凸顯了穩定幣監管的重要性。雖然穩定幣具有潛在的益處,但其風險也不容忽視。歐盟需要採取謹慎而協調的措施,建立有效的監管框架,以確保穩定幣的發展不會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同時,也需要在監管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以促進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加密貨幣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文章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multi-issuance-stablecoins-should-be-limited-to-equivalently-regulated-jurisdic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