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質押巨頭 Figment 積極併購:加密產業新一輪整併潮來襲
隨著美國監管環境出現轉機,加密產業再度迎來生機與資本熱潮。總部位於多倫多的區塊鏈質押服務公司 Figment,正積極尋求金額介於一億至兩億美元之間的併購機會,主要針對在 Cosmos 和 Solana 等區塊鏈生態系中擁有強大區域影響力的企業。
Figment 目前管理約 150 億美元的質押資產,員工人數約 150 人。根據執行長 Lorien Gabel 向 Bloomberg 表示,該公司已釋出數份併購意向書,顯示其策略性擴張的決心。
加密監管轉向寬鬆,併購潮應運而生
Figment 的併購行動並非孤例。近期 Kraken 以 15 億美元收購 NinjaTrader,以及 Ripple 以 12.5 億美元併購 Prime Broker Hidden Road,都反映出加密產業正進入新一波整併與資本重整階段。
這波併購熱潮的背後,是美國監管機構態度的重大轉變。隨著加密友好派 Paul Atkins 接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許多對加密企業的訴訟案件被撤回,市場對政策穩定性的期待迅速升溫。這不僅為企業創造了更明確的合規路徑,也讓投資人重拾信心。
宏觀經濟與政策驅動下的產業整併趨勢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高利率與通膨交錯的轉折期,傳統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促使資本尋求高潛力但相對穩定的投資標的。區塊鏈質押(staking)作為一種提供穩定收益的機制,受到機構投資者青睞。
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Figment 這類提供基礎建設的公司,其角色愈顯關鍵。質押服務不僅支撐區塊鏈網路安全,更成為機構參與 Web3 的重要入口。透過擴大併購,Figment 有望進一步強化其技術與生態系統整合能力。
併購策略的潛在風險與挑戰
然而,任何併購行動都伴隨風險。技術整合、文化融合以及監管合規仍是 Figment 必須審慎評估的關鍵挑戰。例如,在不同區塊鏈生態系中運作的企業,其技術堆疊與治理模式可能大相逕庭,若無法順利整合,將影響整體服務品質。
此外,雖然目前美國政策風向轉為友好,但未來政局變動仍可能導致監管態度翻轉。對於高度依賴特定司法管轄區政策穩定性的企業而言,這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系統性風險。
Figment 的長期願景與策略選擇
有趣的是,儘管積極併購,Figment 並未尋求額外募資,也排除了出售公司的可能性。執行長 Gabel 表示,他寧願「歸零」也不願出售,顯示其對於長期經營的堅定信念。
自成立以來,Figment 已募得 1.65 億美元資金,背後投資者包括 Thoma Bravo、摩根士丹利、StarkWave 及 Franklin Templeton India 等金融巨擘。這些資金不僅為其併購提供充足彈藥,也體現大型機構對其營運模式的認同與信任。
結語:整併浪潮下的加密產業新篇章
Figment 的併購策略反映出加密產業正進入「基礎建設升級」與「資本集中」的新階段。從宏觀經濟、政策轉向到技術演進,多重因素正交織成一股推動產業成熟的力量。
未來,隨著區塊鏈應用逐漸融入主流經濟與金融體系,對穩定、合規、高效能的基礎設施需求將日益提升。Figment 若能妥善管理併購風險,並持續強化其技術與合規能力,將有望成為下一個區塊鏈基礎建設的龍頭企業。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5/06/figment-eyes-up-to-usd200m-worth-of-acquisitions-in-crypto-m-and-a-push-repor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