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比特幣市值或將暴漲?從企業買入策略看潛在價格動能

bitcoin-price-surge-corporate-buying-strategy

比特幣市值或將暴漲?從企業買入策略看潛在價格動能

近年來,比特幣的角色正從一種「投機性資產」逐漸轉變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核心組成。這股趨勢由 MicroStrategy(MSTR)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所帶動,他將比特幣視為「數位黃金」,並利用發行新股的方式籌資購入比特幣,形成一種全新的企業資產管理模型。如今,這種策略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模仿,甚至可能對比特幣價格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 NYDIG Research 的最新研究報告,如果我們將企業潛在的發行股票籌資能力,乘以一個代表資金乘數效應的 10 倍,並除以比特幣的總供應量,則預估每顆比特幣的價格將上升約 42,000 美元,這將比當前現貨價格高出近 44%。

(Source: NYDIG Research)

這項分析是基於幾家實施比特幣購買策略的企業,包括 Strategy(MSTR)、Metaplanet(3350)、Twenty One(CEP)以及 Semler Scientific(SMLR),透過他們的股價上漲與市值增長,來推估他們理論上可以籌得的資金潛力。

從企業視角看比特幣的吸引力

在全球通膨壓力未減、利率高漲與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比特幣作為非主權資產的吸引力持續提升。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不僅是對抗貨幣貶值的保值手段,更是一種資本運用的創新策略。若企業能透過發行股票籌資,再將資金投入比特幣,其資產價值可能隨之水漲船高,形成市場正向循環。

宏觀經濟與政策風向的推波助瀾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持續處於觀望狀態,市場對於未來是否降息仍有高度關注。在此同時,部分政府也開始對比特幣展現正面態度,例如美國政府提出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的構想,這代表比特幣不再只是民間資產,也有望進入國家級資產配置。

此外,自 2024 年起,美國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更加強化比特幣的主流化腳步,也為機構投資者打開了投資比特幣的新管道,進一步刺激需求。

供需結構與潛在風險

比特幣的總供應量僅有 2100 萬顆,且目前已有 93% 以上被挖出,供給極為有限。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網站數據,光是公開上市公司目前就已持有 3.63% 的比特幣,若加上私人企業與政府持有量,則已達 7.48%。這樣的集中化持幣現象,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降低,並放大價格波動風險。

此外,若某些企業大規模拋售持有的比特幣,將可能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再者,若未來監管政策趨於嚴格,例如對企業持有加密資產的會計準則修改或課稅政策變動,也會影響企業持幣的意願與策略。

投資者該注意什麼?

雖然比特幣長期趨勢看漲,但投資者仍需審慎評估風險,特別是與企業股價高度連動的風險。例如 MicroStrategy 的股價波動極大,讓持有其股票的投資者承擔了額外的比特幣風險敞口。

此外,投資者也應關注宏觀經濟變化,如利率政策、地緣政治風險、美元流動性等,這些都將影響比特幣的資金流向與價格表現。

結語:企業 FOMO 將成比特幣新動能?

從策略角度來看,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風潮,可能在未來成為推升比特幣價格的關鍵動能。若此模式成為主流,搭配 ETF 開放與潛在的政府儲備政策,比特幣的需求面將持續擴大。

然而,風險與機會並存。投資者與企業應在參與這場數位資產革命時,保持理性與策略性思維,才能真正從中受益。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5/04/chart-of-the-week-10x-money-multiplier-for-bitcoin-could-take-wall-street-by-stor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