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對加密貨幣說不:AI 盛宴下的區塊鏈冷落現實
在生成式 AI 熱潮席捲全球的此刻,科技巨頭 Nvidia 持續鞏固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霸主地位。然而,對於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這個曾與其 GPU 業務密切相關的產業,Nvidia 的態度卻依然冷淡,甚至排斥。
近日,Layer 2 區塊鏈平台 Arbitrum(ARB)原本準備宣布與 Nvidia 合作,成為其 Ignition AI Accelerator 計畫中的唯一以太坊合作夥伴,這項計畫是 Nvidia 支援 AI 新創企業的延伸計畫,提供基礎設施與指導資源。然而,這項消息卻在最後一刻被 Nvidia 要求「暫緩發布」,且並未提供具體原因,暗示這場合作恐怕並未真正成形。
回顧 Nvidia 的歷史態度,這樣的結果似乎並不令人意外。自 2018 年 ICO 泡沫破裂以來,Nvidia 就對加密貨幣產業抱持高度戒心。當年,由於加密礦工大量搶購 GPU,導致 Nvidia 在泡沫破裂後面臨龐大的庫存壓力,公司甚至因此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下支付了 550 萬美元罰款。
到了 2023 年,Nvidia 技術長 Michael Kagan 更直接表示:「加密貨幣對社會毫無貢獻」,並進一步強調他從未相信加密貨幣對人類有任何正面幫助。
相對之下,Nvidia 對人工智慧的投入顯得熱情無比。今年於 GTC 2024 的發表會上,執行長黃仁勳與 Transformer 模型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共同作者、同時也是 NEAR 區塊鏈共同創辦人的 Illia Polosukhin 一同登台,但全程僅談 AI,未提及區塊鏈。
從政策與產業趨勢看 Nvidia 的選擇
從宏觀層面來看,Nvidia 的選擇並非全然沒有道理。AI 正處於全球資本追逐的風口上,各國政府亦爭相投入資源扶植 AI 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皆視 AI 為未來國力競爭的關鍵,相關法規與政策亦日益完善,為 AI 生態系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
反觀加密貨幣,儘管區塊鏈技術具備潛力,但全球監管政策仍多處於不確定階段。美國 SEC 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反覆,讓許多企業難以制定長遠策略。此外,加密貨幣仍與詐騙、洗錢等負面新聞掛鉤,對於強調企業形象與長期成長性的 Nvidia 而言,涉足加密產業仍有風險。
AI 與區塊鏈的交集仍有可能?
儘管 Nvidia 明確排除加密專案參與其旗艦計畫,但這是否意味著 AI 與區塊鏈毫無交集?未必。像是 NEAR Protocol、Ocean Protocol 等新創項目正積極探索「去中心化 AI」的可能性,例如透過區塊鏈機制保障模型訓練資料的隱私與可驗證性,或建立去中心化的 AI 市場。
然而,要讓這些融合真正落地,還需克服多重挑戰。除了技術整合的難度外,更需建立跨領域的信任與標準機制。同時,法規的模糊地帶也讓資金與人才投入仍顯保守。在這樣的背景下,Nvidia 選擇專注於純 AI 領域,無疑是更穩妥的商業策略。
投資人與開發者應注意的潛在風險
對於看好 AI+區塊鏈融合的投資人,應認識到目前兩個產業的發展節奏與市場接受度並不一致。AI 已進入實用化與商業化階段,而區塊鏈仍在尋找 killer app。若項目為了蹭 AI 熱度而強行整合,反而可能導致資源分散、技術不成熟,甚至落入炒作陷阱。
此外,市場過度解讀企業高層的模糊言論,也可能導致錯誤預期。例如黃仁勳在 GTC 的一句「programmable money」,並不代表 Nvidia 將擁抱加密貨幣,而更可能是泛指數位經濟的未來方向。
結語:AI 與區塊鏈,殊途能否同歸?
AI 與區塊鏈的確存在潛在結合機會,但目前仍屬於探索初期。Nvidia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AI 硬體商,選擇將資源集中於已具明確產值的 AI 領域是理所當然。但這不代表區塊鏈沒有未來,只是它需要以更務實的方式證明自身價值。
在這場科技變革的雙軸競賽中,我們或許不該急著替任何一方下定論,而應持續觀察兩者如何在生態體系中找到新的協作模式。畢竟,真正的創新,往往誕生於意想不到的交集。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news-analysis/2025/04/25/nvidia-continues-to-keep-crypto-at-arms-lengt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