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以太幣 ETF 資金外流潮:價格上漲背後的宏觀經濟陰影
儘管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近期價格同步上漲,但其掛牌於美國的現貨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卻出現明顯資金外流,這反映出投資人對當前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的高度警戒。
根據 Farside Investors 的數據,美國 11 支比特幣現貨 ETF 在本週三單日合計流出達 1.27 億美元,其中黑石(BlackRock)旗下的 IBIT 單一檔就流出 8,970 萬美元,連續五天資金外流總額更達到 7.22 億美元。以太幣 ETF 亦同樣失寵,九檔基金單日合計流出 1,120 萬美元。
資金流出背後的宏觀經濟壓力
這波資金外流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美中貿易緊張加劇以及債券市場的劇烈波動,使得避險資金紛紛轉向現金資產。雖然川普總統於週三宣布對包括歐洲、日本等 75 個國家實施的關稅將暫停 90 天,引發市場短期反彈,但中國卻未包括在內,反而面臨總計達 125% 的懲罰性關稅,顯示美中貿易戰升溫的風險仍未解除。
此舉雖然促使比特幣價格單日上漲超過 8%,達到 83,500 美元,以太幣則大漲 13%,觸及 1,770 美元,連帶帶動科技股大漲,Nasdaq 100 更創下數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12%)。但 ETF 投資人卻選擇在價格上漲時減碼,透露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仍深具戒心。
ETF 市場與加密資產的結構性變化
自從 2024 年初比特幣現貨 ETF 獲得 SEC 核准後,市場原本預期機構資金將大量湧入。然而,近期這波資金外流顯示,ETF 雖降低散戶投資門檻,但當整體金融市場面臨風險時,加密 ETF 並非資金避風港。反而因其流動性高、波動性大,常成為資金撤退的第一線。
此外,隨著聯準會持續維持高利率政策,加上通膨壓力未明,資產配置策略逐漸轉向保守型,減少對高風險資產的曝險,包括加密貨幣與科技股。這種情況導致 ETF 資金流動性變化更加劇烈,也讓投資人需重新評估其風險承擔能力。
政策與監管風險不容忽視
除了宏觀經濟因素外,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亦是加密 ETF 投資面臨的重大風險。美國 SEC 雖已開放現貨比特幣 ETF,但對以太幣是否被視為證券仍未有明確立場,這可能影響未來以太幣 ETF 的合法性與擴張空間。
在全球其他市場,如歐盟正在加速推進 MiCA(加密資產市場法規),而亞洲市場則持續加強對加密交易所的監管,這些政策動向將長期影響資金的流入與流出,並對加密 ETF 的成長潛力形成持續壓力。
投資人應關注的風險與建議
- 宏觀經濟風險:加密 ETF 與傳統金融資產密切連動,一旦市場風險升高,ETF 容易遭遇資金抽離。
- 政策與監管不確定性:監管框架尚不穩定,尤其是以太幣等尚未明確分類的資產。
- 市場情緒與短期波動:價格上漲不代表市場趨勢反轉,資金流向才是更深層的市場溫度計。
- ETF 結構性風險:部分 ETF 可能存在流動性風險、追蹤誤差與隱性費用,投資人需詳加比較。
結語:加密資產的機會與挑戰並存
儘管短期內比特幣與以太幣價格出現上漲,但 ETF 的資金流出現象提醒我們,加密資產市場仍然高度敏感於全球經濟與政治變化。投資人應從更長遠的視角評估風險與報酬,並謹慎配置資產比例,才能在這場數位金融浪潮中穩健前行。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10/crypto-investors-flee-spot-bitcoin-ether-etfs-on-tariff-driven-uncertain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