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CFTC考慮擴大24/7交易:美國衍生性金融商品未來的新常態?

cftc-crypto-24-7-trading-regulation

CFTC考慮擴大24/7交易:美國衍生性金融商品未來的新常態?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日公開徵求意見,探討是否應該擴大目前僅限於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資產的24小時不間斷交易模式,納入更多衍生性金融商品。這項舉措雖未明確提及加密資產的監管,但明顯與不斷演進的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密切相關。

目前,比特幣已被美國法院和監管機構普遍認定為「商品」,因此歸屬於CFTC的監管範圍。相較於傳統金融市場的固定交易時段,加密貨幣市場已實行7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多年,並逐漸成為年輕一代投資人習以為常的交易模式。

宏觀經濟與市場演進:24/7交易的驅動力

推動24/7交易的背後,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是市場的「去中心化」趨勢,以及數位經濟的擴展。隨著全球投資人跨時區參與交易,傳統市場的「開盤」、「收盤」制度逐漸顯得過時。尤其在高波動、高流動性的市場環境下,全天候交易有助於提高效率、降低跳空風險,並即時反映市場訊息。

此外,AI、自動化交易與雲端技術的發展,也讓24/7運作成為可能。例如,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已採用AI監控與演算法交易,降低人力需求,同時確保市場公平性與即時風控。

監管挑戰與制度風險:法規尚未就緒

儘管技術上可行,但若CFTC要推動全面性的24/7交易,仍需面對法律與監管制度的瓶頸。根據現行法規,CFTC僅能監管衍生性商品市場,對於現貨市場(如比特幣現貨)並無直接管轄權。若要實施更全面的監管模式,恐需國會修法,或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協調權責劃分。

此外,24/7交易也會帶來新的風險與挑戰,包括:

  • 營運風險:交易平台需持續進行系統維護與升級,避免中斷或漏洞。
  • 人力監控壓力:需確保全天候有足夠人力監控市場異常交易與違規行為。
  • 市場操縱風險:在流動性較低的時段,可能更易被操縱價格,需強化監控機制。
  • 合規與內控壓力:交易所、清算所與經紀商需調整內控程序,以符合全天候營運需求。

政策前景與機會:美國金融創新之路?

儘管存在諸多挑戰,美國若能成功推動24/7交易制度,將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扮演領頭羊角色。這不僅對加密資產市場是一大利多,也可能推動其他傳統資產類別(如期貨、選擇權、ETF)逐步實現全天候交易。

然而,這也意味著政策制定者必須更積極地應對新型態市場風險,並與私部門密切合作,建立新一代的監管科技(RegTech)與監控機制。

結語:新時代的金融架構逐步成形

從宏觀趨勢來看,「市場無休」已逐漸成為金融業的未來標準。CFTC此次徵求意見,不僅是對數位資產市場的回應,更象徵著傳統金融市場對數位轉型的接受與融合。

未來幾年內,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交易所嘗試推出24/7衍生商品交易,同時也會促使監管機構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創新與風險管控之間取得平衡。

對投資人而言,這將是一個充滿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時代,唯有具備足夠的市場理解與風險意識,才能在這波金融新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policy/2025/04/21/u-s-derivatives-watchdog-weighs-24-7-action-with-crypto-oversight-on-horiz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