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SEC 表態不監管特定穩定幣,對加密貨幣市場意味著什麼?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發表聲明,表示其對某些穩定幣(Stablecoins)及其發行者「無法律興趣」,這標誌著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資產市場的態度出現重大轉變。根據 SEC 公司財務部門發布的聲明,這些被排除在監管範圍之外的穩定幣將不被視為證券,因此不需依《證券法》註冊。
這份聲明強調,「鑄造」與「贖回」這些穩定幣的過程不構成證券交易,也不需要註冊或使用《證券法》的豁免條款。前提是這些穩定幣是以一對一的方式以高流動性資產(如美元或等值現金)作為儲備,並且僅作為支付、轉帳或儲值用途,而非投資工具。
穩定幣政策明朗化,市場迎來喘息空間
這項聲明被視為對 Circle 發行的 USDC 等合規穩定幣的一大利多。Circle 總裁 Heath Tarbert 更在社群媒體表示:「SEC 劃下明確界線:以高品質流動資產一對一支撐的穩定幣(如 USDC),不屬於證券。」這樣的政策明朗化,為穩定幣相關業者提供了急需的法規確定性,可能促使更多金融機構及商業公司進一步採用穩定幣技術。
然而,這項聲明也暗示出並非所有穩定幣都能享有同等待遇。例如 Tether(USDT)雖為目前市值最大的穩定幣之一,但其儲備中包含貴金屬及其他加密資產,可能不符合 SEC 認定的「高品質流動資產」標準。此外,Tether 的服務條款中也提到贖回限制與最低門檻,這可能違反 SEC 要求「隨時可兌換為美元」的條件。
宏觀經濟與政策趨勢:穩定幣角色日益重要
在全球高利率與通膨壓力持續下,穩定幣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避風港,也成為跨境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與 Web3 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根據 IMF 近期報告,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透過穩定幣進行美元化操作,反映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潛力。
從政策面來看,美國國會目前正推動《穩定幣法案》,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已將草案送交表決,參議院也朝著同樣方向前進,兩黨皆展現罕見共識。這代表穩定幣監管將逐步從 SEC 的灰色地帶,移交至更具金融監管專業的機構如聯準會(Fed)或貨幣監理署(OCC)。
潛在風險與應注意事項
- 監管套利:SEC 此舉雖為市場提供喘息空間,但也可能鼓勵不合規業者打著「穩定幣」名號行銷高風險代幣,投資人需特別警惕。
- 國家安全與洗錢疑慮:部分國會議員已對穩定幣的潛在濫用風險提出警告,尤其是在缺乏 KYC(了解你的客戶)與 AML(反洗錢)機制下。
- 市場集中度風險:美國政策偏向支持由大型機構發行的穩定幣,可能導致市場進一步集中於少數幾家企業手中,形成新型「加密壟斷」。
- 跨國合規性挑戰:不同國家對穩定幣定義與監管方式不一,企業若進軍全球市場,仍需面對多重合規壓力。
展望未來:Web3 生態的穩定基石
隨著 SEC 態度軟化,以及國會推進立法,穩定幣有望正式成為美國金融體系的一環。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加密產業的合法性與透明度,也將促進去中心化金融與 Web3 應用的普及。然而,所有市場參與者仍需理性看待當前政策尚屬「非正式聲明」,未來仍可能因政黨輪替或重大事件而出現政策反轉。
對於投資人與業者而言,選擇合規、透明、可兌換的穩定幣將是降低風險的關鍵。對政策制定者而言,則應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建立明確且合理的監管框架,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擴大。
穩定幣的未來,將不只是加密貨幣的一部分,更可能是全球金融體系數位化的核心推手。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policy/2025/04/04/u-s-sec-staff-clarifies-that-most-crypto-stablecoins-aren-t-securiti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