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香港開放加密貨幣質押服務: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監管新篇章

hong-kong-crypto-staking-regulation-opportunity-risk

香港開放加密貨幣質押服務: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監管新篇章

近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發佈了全新指引,允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irtual Asset Trading Platforms, VATPs)及獲授權基金提供加密貨幣質押(staking)服務。這一舉措被視為香港推動成為亞洲數位資產樞紐的重要一步,進一步拓寬了受監管的虛擬資產服務範圍。

質押是一種將加密貨幣鎖定在區塊鏈網路以協助驗證交易並確保網路安全的機制,並為持幣者帶來穩定的被動收益。這種模式在採用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共識機制的區塊鏈(如Ethereum)中至關重要。

SFC的新規範:安全與透明並重

SFC在公告中指出,持牌平台必須完全掌控客戶資產,不得將質押業務外包予第三方。此外,平台需全面揭露與質押相關的風險,包括區塊鏈錯誤、駭客攻擊、驗證節點失效等技術風險。

此外,平台還需明確告知客戶質押流程、費用、鎖倉期限、以及營運中斷時的應變措施,確保用戶在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質押。

政策與宏觀趨勢:香港的監管策略與國際差異

香港此次開放質押服務的決策,與新加坡2023年禁止零售質押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新加坡金管局(MAS)認為零售質押風險過高,應優先保障投資人。然而,香港則以相對開放且受監管的方式推動虛擬資產產業發展。

美國方面,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質押持保守態度,並對Coinbase等業者採取法律行動。儘管如此,越來越多的州(如伊利諾伊州)已開始撤銷相關訴訟,顯示監管思維可能正在轉變。

ASPIRe戰略與長期發展願景

本次質押政策正是香港「ASPIRe」數位資產發展路線圖的一部分,旨在打造透明、穩健且具競爭力的加密生態系。SFC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擴大受監管產品與服務類型是推動健康虛擬資產生態的重要關鍵,但必須在保障客戶資產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潛在風險與投資人應注意事項

  • 技術風險:區塊鏈系統錯誤、驗證節點失效、智能合約漏洞等皆可能造成資產損失。
  • 市場風險:質押期間資產無法流通,若市場大幅波動,投資人可能無法及時止損。
  • 流動性風險:基金若過度集中於質押,可能影響贖回與資金調度能力。
  • 法規變動風險:全球監管政策尚未穩定,未來若出現重大調整,投資策略必須快速跟進。

總結:創新與監管的平衡藝術

香港此舉展現其在全球加密政策版圖中的差異化定位,試圖在創新與監管間取得平衡。對投資人而言,這是一項打開新收益渠道的機會,但也需謹慎評估潛在風險並選擇合法合規的平台參與。

在全球數位資產趨勢持續演進的當下,香港的監管策略不僅關係本地金融創新發展,也可能成為區域其他國家參考的重要範本。未來的關鍵在於,監管機構是否能在保障投資人權益的同時,持續鼓勵創新與資本進入。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policy/2025/04/07/hong-kong-regulator-releases-crypto-staking-rules-for-licensed-exchang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