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美國就業強勁、關稅戰再起:比特幣是否能成為新避險資產?

bitcoin-safe-haven-fed-policy-jobs-tariff-macro-trends

美國就業強勁、關稅戰再起:比特幣是否能成為新避險資產?

隨著美國3月非農就業數據強勁公布,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再度受到市場關注。然而,與此同時,前總統川普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言論及中國的報復性反應,再次讓全球市場陷入動盪。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下,比特幣(BTC)是否將逐步成為新一代的避險資產?本文將帶您深入解析。

一、美國就業市場強勁回溫,但通膨風險仍存

  • 3月非農就業新增22.8萬,高於市場預期的13.5萬,使市場對美國經濟韌性再次信心上升。
  • 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2%,略高於預期,但仍處於健康水準。
  • 這樣的就業數據,讓聯準會短期內不太可能快速降息,儘管市場對2025年有望降息四次的預期仍在。

二、川普掀起新一輪關稅戰,全球市場再度震盪

  • 川普週三突襲式宣布新一輪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引發市場劇烈反應,NASDAQ單日暴跌6%,S&P 500跌近5%。
  • 中國迅速反制,宣布報復性關稅,市場情緒雪上加霜,避險資產如黃金、國債強勢上漲。
  • 這波地緣政治風險,為全球資本流動與供應鏈穩定帶來重大挑戰。

三、比特幣:風暴中的穩錨?

  • 儘管NASDAQ持續下挫,但比特幣在$80,000區間企穩,顯示出與傳統股市的初步脫鉤跡象。
  • 與黃金與美國國債一樣,比特幣開始被部分投資人視為「數位黃金」,具備避險屬性。
  • 此外,傳統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可能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加密市場尋求對沖。

四、政策與監管風險依舊存在

  • 儘管比特幣正在獲得主流投資人的認可,但美國SEC與全球各國對加密資產的監管政策仍未統一。
  • 例如,美國近期針對加密交易所的執法行動加劇,使市場對監管風險保持高度警戒。
  • 若監管環境趨嚴,可能會削弱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流動性與吸引力。

五、宏觀經濟與比特幣價格的潛在關聯

  • 接下來的通膨數據(CPI)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若通膨持續盤旋於3%左右,聯準會可能被迫延後降息。
  • 若利率維持高位,傳統風險資產如科技股仍將承壓,比特幣可能會因其「非主權資產」屬性而受益。
  • 但若通膨重新升溫,聯準會甚至可能再度升息,這對整體風險資產(包含加密貨幣)將是一大壓力。

六、投資比特幣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 高波動性:即便具備避險屬性,比特幣仍是極高波動性的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 監管風險:各國法規尚未一致,政策變動可能導致交易受限或資產凍結。
  • 市場操控風險:加密市場透明度仍有限,容易被大型持有者(如鯨魚)操控價格。
  • 技術風險:錢包安全、私鑰遺失、智能合約漏洞等問題仍常見,需審慎管理資產。

結語:比特幣正處於轉型的十字路口

隨著全球經濟進入高通膨、高利率與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新常態」,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與國債雖仍具吸引力,但比特幣因其去中心化、可跨境轉移的特性,正逐漸被視為新世代的避險工具。未來若監管環境趨於明朗,且主流資金持續進駐,加密資產或將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投資人仍須謹記,比特幣不是萬靈丹,其固有風險不容小覷。在進行加密資產配置時,宜採用資產分散策略,並持續關注宏觀經濟與監管政策的動態。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4/u-s-march-jobs-growth-of-228k-blows-through-135k-foreca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