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ot Platforms 積極擴張 AI 與高效能運算市場:比特幣挖礦與算力雙軌發展的機會與風險
美國加密挖礦龍頭 Riot Platforms(NASDAQ:RIOT)近日公布 2025 年 3 月的營運報告,揭示其持續深化布局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基礎設施的決心。該公司當月比特幣產量攀升至 533 枚,創下自上次比特幣減半以來的最高紀錄,月增 13%,年增達 25%。同時,其比特幣持有總數也升至 19,223 枚,顯示其在熊市中仍保有穩定的產能與資產累積能力。
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Riot 正「積極開發」其位於德州 Corsicana 的大型設施,以因應 AI 與 HPC 對算力的龐大需求。根據顧問公司 Altman Solon 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該地點擁有高達 600MW 擴充潛力,目前已有 400MW 正式上線,土地面積達 265 英畝,並靠近達拉斯這個 AI 與雲端運算的戰略重鎮。該報告特別指出,Corsicana 不僅可支持訓練模型所需的推理運算(Inference),亦適合雲端部署工作負載,對 AI/HPC 客戶極具吸引力。
宏觀趨勢:AI 掀起算力戰,比特幣礦場角色轉型
當前全球正處於 AI 技術爆發的黃金期,無論是生成式 AI 的 ChatGPT、企業級 LLM 模型,或是自駕車、醫療影像分析等應用,皆對底層算力提出前所未有的需求。根據 McKinsey 預估,至 2030 年全球 AI 市場規模將超過 1 兆美元,其中高效能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投資將是關鍵。
Riot Platforms 等傳統加密礦商正試圖將其「便宜電價 + 高密度硬體」的優勢轉化為 AI 時代的算力提供者。這類設施天然具備 GPU 伺服器安裝空間、散熱與電力基礎,若能完成業務轉型,將開啟「比特幣礦場變身 AI 資料中心」的新篇章。
政策與法規的潛在風險
美國近期針對加密礦業與 AI 基礎設施的政策日益嚴格。例如,拜登政府提議對加密挖礦電力使用課徵高達 30% 的懲罰性稅收(DAME 稅),此舉可能對仍以挖礦為主的業者造成沉重負擔。此外,AI 資料中心的能耗與碳排放亦開始引起立法機關關注,未來可能面臨能效要求、碳排交易制度,甚至是地方政府對大型資料中心審查的門檻。
Riot 雖強調其每度電成本僅 3.8 美分, fleet 效能提升至 21.0 J/TH,但若法規變動造成電價上升或能耗限制,其競爭力恐受影響。
財務與市場表現:股價不振,轉型尚待市場認可
儘管營運指標亮眼,Riot 股價仍於近期下跌 5.5%,年初至今跌幅更達 35%。這顯示市場對其「礦業 + AI 基礎設施」雙軌佈局仍持觀望態度。部分投資人擔憂其轉型步伐是否能趕上市場變化,或是在 AI 雲端服務商如 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的壓力下,是否能找到明確的定位。
此外,AI/HPC 設施的前期資本支出龐大,若無穩定的租戶或雲端合作夥伴,將對財務結構帶來壓力。
未來展望:融合比特幣與 AI 的算力經濟體
Riot Platforms 的策略反映出一個重要趨勢:算力正成為新時代的「石油」,無論是用於區塊鏈共識機制或 AI 模型訓練,其價值將不斷上升。若能成功將礦場資源轉換為 AI/HPC 雲端節點,Riot 將有機會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中取得領先地位。
投資人與業界應密切關注其 Corsicana 計畫的進展,以及未來是否能吸引大型科技公司進駐合作。同時,也需留意政策風險、碳排規範與資本支出回收期等潛在挑戰。
結語
Riot Platforms 正站在比特幣與 AI 算力需求交會的關鍵十字路口。其未來能否成功轉型,將取決於政策環境、技術整合能力與市場接受度。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場高風險但也可能高報酬的科技轉型之旅。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4/riot-platforms-hits-post-halving-bitcoin-production-high-as-it-expands-ai-capac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