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按兵不動,市場動盪下的貨幣政策博弈
隨著美國總統最新一輪關稅政策宣布後,股市連續兩日大幅下挫,投資人原本寄望聯準會(Fed)能藉此機會釋出更鴿派的訊號,甚至可能提前降息,然而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商業新聞編輯與寫作協會(SABEW)年會上的發言卻明確表示,目前仍不急於調整政策。
「我們目前的立場非常適合等待更清晰的訊號,再決定是否需要調整貨幣政策,」鮑爾在演說中說道。他也指出,雖然新關稅「遠超預期」,但聯準會的任務是確保這場短期的通膨衝擊不會演變為持久的壓力。
在鮑爾發言之前,市場一度因預期聯準會會轉向而反彈,比特幣(BTC)一度站上83,000美元,但隨後又回落至平盤附近。相較之下,科技股指數那斯達克仍持續承壓,兩日內累計下跌超過10%,反映出市場對宏觀政策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經濟趨勢與政策拉鋸
這次的政策動態凸顯出聯準會與白宮之間的潛在拉鋸戰。就在鮑爾演說前幾分鐘,前總統川普於 Truth Social 上再次公開施壓聯準會,認為「現在正是降息的最佳時機」,並指控鮑爾總是「慢半拍」,建議他「停止玩政治」。
這樣的言論不僅突顯出政治人物對貨幣政策的干預意圖,也再度喚起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關注。按照美國法律,聯準會應保持政策獨立,依據經濟數據作出判斷,而非受到政治壓力左右。
關稅政策與通膨風險
此次總統宣布大規模加徵關稅,對通膨的潛在影響不可忽視。雖然短期內可能導致消費品價格上升,但是否會引發持久性通膨仍有待觀察。這正是聯準會選擇「觀望」的主因之一。
宏觀經濟層面,美國目前的通膨壓力略有緩解,但仍高於2%的目標水準。而在勞動市場仍具韌性之下,聯準會若過早降息,恐怕導致資產價格泡沫與通膨再度升溫。這也說明了為何鮑爾並未順應市場期待而轉向鴿派。
目前市場面臨的三大風險
- 政策不確定性:從關稅政策到利率政策的變數,使投資人難以預測未來資產報酬。
- 政治干擾風險:選舉年將至,政治人物對貨幣政策的發言將更加頻繁,可能削弱聯準會決策公信力。
- 金融市場波動性:美股大幅震盪、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加劇,皆可能進一步影響投資人信心與消費行為。
投資人該如何應對?
在高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分散投資與風險管理策略顯得更為重要。雖然比特幣等加密資產近來表現優於傳統股票,但其波動性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對於希望尋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而言,可考慮配置部分資金於高評等債券、黃金或是抗通膨資產。
此外,投資人應密切關注聯準會的政策聲明與數據發布,特別是未來幾月的通膨數據與就業報告,這將是判斷政策動向的關鍵參考。
總結與展望
聯準會目前採取觀望態度,並未順應市場與政治壓力急於降息,反映出其維護政策穩健與通膨目標的決心。然而,隨著總統選舉將近、關稅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與金融市場勢必更加波動。
作為投資人與市場觀察者,我們更應以理性與長期視角,審慎面對這場政策與市場之間的博弈。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4/jerome-powell-makes-no-promise-to-ease-policy-fed-to-stay-focused-on-infl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