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比特幣算力突破1 ZH/s 里程碑,價格卻下跌?揭開背後的經濟與政策脈絡

bitcoin-hashrate-1zhs-economic-policy-trends

比特幣算力突破1 ZH/s 里程碑,價格卻下跌?揭開背後的經濟與政策脈絡

2025年4月,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Glassnode 的統計,比特幣(BTC)網路算力首次突破了1 ZH/s(Zettahash per second,即每秒一千兆次哈希運算),創下歷史新高。這個數字代表的是比特幣網路的總計算能力,比2016年首次達到1 EH/s(Exahash per second)大關以來,已經翻了整整一千倍。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在算力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比特幣價格卻呈現下跌趨勢,最新價格回落至約77,000美元,較先前下跌約10%。這個現象引發市場對加密貨幣基本面與價格脫鉤的高度討論。

算力創高,為何價格卻下跌?

一般而言,算力上升代表礦工對比特幣網路的信心增加,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參與挖礦,這通常被視為市場看漲的訊號。然而此次情況卻與過往不同,價格不升反降。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新一波關稅政策,對全球市場帶來不確定性,投資人風險偏好降低,也影響了加密貨幣的價格表現。

此外,比特幣網路的難度調整機制也發揮作用。最新一次的難度調整上升了近7%,達到歷史最高的121.5兆(T)。這代表即使礦工投入更多算力,挖礦的難度也同步增加,導致每單位算力的報酬下降。

礦工收入創新低,挖礦產業壓力加劇

根據 CoinDesk 報導,目前的 hashprice(每單位算力每日產生的收益)已降至歷史新低,僅為42.40美元。這一方面是由於比特幣價格疲軟,另一方面則是交易手續費偏低,加上網路難度居高不下,讓礦工的經濟壓力倍增。

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中小型礦工因無法承受成本壓力而退出市場,進一步導致礦業集中化,這對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是一大挑戰。

宏觀經濟與政策因素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經濟正處於高通膨與地緣政治動盪的交錯影響下。美國的貨幣政策、利率走勢與貿易關稅政策,對風險資產造成壓力,加密貨幣自然首當其衝。

同時,各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趨於嚴格。例如,美國SEC對加密貨幣交易所與代幣發行加強審查、歐盟MiCA法規的逐步實施,都讓市場面臨更多合規與法律風險。

技術性觀察:短期 vs 長期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Glassnode 指出單日算力數據可能受自然區塊生成時間波動影響,較準確的判斷應觀察長期移動平均,如7日均值,目前為879 EH/s。因此,1 ZH/s 的突破雖為歷史性里程碑,但可能有短期波動成分,尚需觀察是否能穩定維持高水準。

投資人該注意的潛在風險

  • 算力過度集中:若少數大型礦池擁有過多算力,可能威脅比特幣網路安全與去中心化。
  • 挖礦經濟性惡化:低 hashprice 可能導致礦工虧損,影響網路穩定性。
  • 監管風險上升:未來法規可能更嚴格,對交易所、礦工與投資人都造成潛在壓力。
  • 價格與基本面脫鉤:若價格長期無法反映算力與網路成長,將削弱投資吸引力。

結語:回歸價值與長期視角

比特幣算力突破1 ZH/s 雖是技術與信念的象徵,但價格與礦工收入的背離顯示出市場進入一個新的調整期。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需更加關注政策風向、礦業經濟性與網路去中心化的發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審慎與分散風險將是關鍵。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7/bitcoin-hashrate-surpasses-1-zettahash-as-miner-revenue-hits-record-l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