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支付再突破:Lyzi 融資 1.3 百萬歐元,目標打造無縫加密支付體驗
隨著加密貨幣持續進入主流應用,法國加密支付平台 Lyzi 近日宣布完成 130 萬歐元(約 14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為其平台擴展計畫注入新動能。此輪融資由天使投資人 Christopher Grilhault des Fontaines(Dfns 創辦人)與 Jean-Luc Bernard(Astek 創辦人)領投,顯示業界對於加密支付未來的強烈信心。
Lyzi 建構於 Tezos 區塊鏈之上,主打協助消費者以加密貨幣在零售與電商通路進行日常消費,同時讓商家能接收加密貨幣付款並直接兌換為法幣入帳,免除匯率波動與技術門檻的困擾。此一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導入加密支付的門檻,也提供消費者更流暢的支付體驗。
技術升級:進軍 Tezos Layer-2「Etherlink」
Lyzi 下一步將進駐 Tezos 最新的 Layer-2 解決方案「Etherlink」,此平台為兼容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VM)的環境,使開發者能更輕易地將以太坊應用移植至 Tezos 生態系。這對 Lyzi 而言是重大里程碑,意味著他們將能整合更多 DeFi 與 Web3 應用,擴大市場觸及範圍。
根據 Lyzi 執行長 Damien Patureaux 表示,其願景是讓「接受加密貨幣支付變得如此簡單,讓商家不得不問自己:為什麼不這麼做?」這個宏願背後不僅是對技術的信心,更反映出全球對支付方式多元化的熱切期待。
宏觀觀點:加密支付的全球化趨勢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通膨與法幣購買力下滑使得越來越多消費者與企業尋求資產與支付方式的多元化。而加密貨幣的即時性、透明性與跨境特性正好切中需求。尤其在歐洲,因歐盟 MiCA(Markets in Crypto-Assets)法規的逐步實施,提供了相對穩定且合規的框架,讓像 Lyzi 這樣的創新支付公司得以快速發展。
此外,隨著大型企業如 Shopify、Visa 和 PayPal 陸續開放加密支付,市場教育已逐漸成熟,消費者對於使用加密貨幣的接受度也穩步上升。Lyzi 正是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中脫穎而出,提供一套完整的加密支付解決方案,涵蓋交易、兌換與合規。
法規與風險:穩定幣與 AML/KYC 挑戰
然而,加密支付的推廣仍面臨幾項結構性挑戰。首先,穩定幣(如 USDT、USDC)作為交易媒介的合法性與監管問題尚未完全釐清。不同國家的法規對穩定幣的定義與限制差異甚大,Lyzi 若要擴展至更多市場,需持續強化其合規架構。
再者,反洗錢(AML)與了解客戶(KYC)流程在零售應用上仍具挑戰,尤其是小額支付是否應全面實施 KYC,或可採取風險分級管理,仍待相關機構進一步釐清。
產業未來:鏈上支付的潛力與限制
Lyzi 的發展是整體加密產業「支付實用化」的重要案例。過去加密貨幣多被視為投資工具,真正用於「消費」的比例極低。然而,隨著 Layer-2 技術的成熟與交易成本下降,加密貨幣作為支付工具的可行性正在大幅提升。
不過,除了技術與法規之外,大眾對「加密即支付」的觀念仍需時間培養。Lyzi 若能整合更多商戶、推出消費者回饋機制(如加密現金回饋、NFT 會員制),或許能加速普及速度。
結語:Lyzi 能否引領歐洲加密支付新浪潮?
Lyzi 本次成功募資,代表市場對其商業模式的肯定。借助 Tezos 與 Etherlink 的技術支援,加上日益完善的歐洲加密法規,Lyzi 有潛力成為歐洲領先的加密支付平台之一。
然而,從全球角度觀察,加密支付的競爭者眾多,包括 Strike、Flexa、MoonPay 等新創公司,以及傳統金融巨頭的加密部門。Lyzi 若欲在激烈競爭中突圍,必須在技術創新、法規合規與用戶體驗三者之間達成巧妙平衡。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business/2025/04/08/lyzi-raises-usd1-4m-to-expand-tezos-based-crypto-payments-service-for-retai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