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重挫1600美元!中美貿易戰再起,全球市場恐陷震盪
加密貨幣市場在本週五歐洲交易時段中遭遇劇烈震盪,主因是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全面加徵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在週三將對中國商品的整體關稅提高至54% 的決策。此舉使得市場風險情緒急遽惡化。
根據 CoinDesk 的數據,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從日內高點 84,600 美元大幅下滑至 83,000 美元,單日跌幅高達 1,600 美元。此外,以太幣(ETH)、瑞波幣(XRP)、Solana(SOL)及狗狗幣(DOGE)等主要加密資產也紛紛回吐早盤漲幅,轉為盤整甚至小幅下跌。
而在傳統金融市場方面,標普500指數與納斯達克期貨同步下跌逾2%,顯示全球投資人對於中美貿易前景的擔憂情緒正迅速升溫。
加密市場與宏觀經濟的連動性日益加深
這起事件再次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與全球宏觀經濟的連動性正逐漸加強。過去,比特幣常被視為與傳統金融市場相對脫鉤的“數位黃金”,但近期的表現顯示,在全球避險情緒升高的情境下,加密貨幣也無法完全倖免於波動。
從投資者心理層面來看,中美貿易戰再次升溫可能引發資金從高風險資產撤出,轉向現金或美債等避險工具。而加密貨幣由於波動性高,往往在市場恐慌時首當其衝。
政策與法規風險不容忽視
除了貿易戰本身,加密貨幣市場還面對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對多家交易所展開調查,對加密資產是否屬於證券進行重新定義;歐盟則在2024年正式施行《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對交易平台與發行人設下嚴格規範。
這些法規雖然有助於市場長期合規發展,但在短期內卻可能造成資金流出與交易量下滑,進一步加劇價格波動。
短期風險與長期機會並存
目前加密市場正處於一個微妙的階段。一方面,全球經濟面臨高通膨、利率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風險,這些因素都可能持續壓抑市場信心;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與數位資產的應用範疇不斷拓展,例如以太坊的Layer 2解決方案、NFT與Web3遊戲等正逐漸進入主流。
投資人若希望在波動中尋找機會,除了技術面分析,更應關注政策導向與全球經濟大勢,適時調整投資組合,並做好風險控管。
結語:進入高波動時代,投資需更審慎
這波因中美貿易衝突引發的市場震盪,再次提醒我們:加密貨幣雖具備高度成長潛力,但也深受全球政經局勢影響。未來的市場走向將取決於多重因素交織,包括宏觀經濟變化、監管政策的落地速度,以及技術創新的實質進展。
在這樣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投資人應保持資訊透明與風險意識,謹慎調整部位,避免過度槓桿,才能在未來的風浪中穩健前行。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4/bitcoin-falls-back-to-usd83k-xrp-sol-doge-surrender-gains-as-china-announces-34-tariffs-on-all-u-s-goo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