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自我保管革命:加密貨幣的未來敘事與風險解析

crypto-self-custody-revolution

自我保管革命:加密貨幣的未來敘事與風險解析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行業內部的討論日益聚焦於機構採用與中心化保管風險之間的張力。OKX總裁方紅(Hong Fang)在最近一次接受CoinDesk採訪時表示,這種討論將引發市場對自我保管(Self-Custody)的強烈關注。

機構採用與中心化保管風險的平衡

機構投資者的進入以及加密貨幣ETF的日益普及,無疑對行業來說是正面的。然而,方紅指出,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風險,即中心化保管的集中化問題。她預測,2023年,大多數加密貨幣的原生用戶將轉向採用自我保管,這將成為行業敘事的一大轉變。

以OKX為例,其平台上的自我保管錢包中持有的資產(近50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其中心化交易所的資產(308億美元)。這表明市場對分散式保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而非將資產集中存放於第三方。

宏觀經濟與法規框架的影響

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觀經濟與法規框架的影響。以下是幾個值得關注的觀點:

  • 宏觀經濟壓力: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如高通脹、利率波動,促使投資者尋求避險資產。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因此成為了具有吸引力的選擇。然而,這也加大了監管機構的關注,可能帶來更嚴格的政策。
  • 法規與政策的雙刃劍:各國法規的不一致性可能影響自我保管的普及。例如,一些國家可能要求提供更多的KYC(了解你的客戶)檢測,這可能與自我保管的匿名性和自主性理念相衝突。

自我保管的優勢與挑戰

自我保管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資產管理方式,具有以下優勢:

  • 完全控制權:投資者對其資產擁有完全的管理權,不依賴於第三方。
  • 減少第三方風險:避免因中心化交易所的破產、黑客攻擊或內部腐敗而造成的資產損失。

然而,自我保管也面臨挑戰:

  • 技術門檻:對於普通用戶而言,自我保管涉及私鑰的生成與管理,技術門檻較高。
  • 責任風險:用戶如果丟失私鑰,將無法找回資產,這對於缺乏經驗的投資者是一大挑戰。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與中心化交易所(CEX)的互補角色

方紅強調,DEX與CEX並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形成互補。她指出,加密原生用戶可能會傾向於使用CEX來獲得可靠的交易體驗,同時利用DEX來捕捉創新機會。這種供需動態將推動DEX的進一步採用,同時支持加密貨幣法規框架的逐步成熟。

比特幣戰略儲備的可能性?

近期,有關美國可能建立國家比特幣戰略儲備的討論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然而,方紅認為,這一政策短期內在主要主權國家實現的可能性較低。儘管如此,一些較小的主權國家或地區可能會率先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貨幣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或市場意外事件可能迅速抑制牛市。例如,如果政策未能如預期推進,市場情緒可能急轉直下。對於這些風險,自我保管被視為一種“疫苗”,能夠幫助用戶分散風險。

結語:向自我保管過渡的未來

隨著行業持續發展,自我保管可能成為主流敘事的一部分。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更多旨在普及自我保管的教育運動以及更易於使用的產品和工具。但投資者在採用自我保管的同時,也需要意識到相關的風險,並謹慎行事。

想了解更多行業趨勢?別錯過2025年2月18日至20日在香港舉辦的Consensus Hong Kong活動!現在註冊,使用代碼CoinDesk15可享受15%的折扣。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consensus-hong-kong-2025-coverage/2025/01/22/okx-s-hong-fang-2025-will-be-a-year-of-self-custod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