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撥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比特幣無原生收益反成優勢?宏觀分析師:收益代表風險

比特幣無原生收益反成優勢?宏觀分析師:收益代表風險

比特幣無原生收益反成優勢?宏觀分析師:收益代表風險

摘要:宏觀分析師盧克·格羅曼(Luke Gromen)認為,比特幣不提供原生收益並非弱點,而是其作為更安全價值儲存手段的優勢。追求收益即代表承擔風險,這在加密貨幣領域尤為明顯。

市場背景與現況

當前市場持續爭論比特幣(Bitcoin)或以太幣(Ether)哪個對傳統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以太幣的支持者認為,以太坊(Ethereum)的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PoS)模型允許用戶賺取質押獎勵,使其成為比特幣更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類似於銀行支付利息以吸引存款並提高貸款能力,以太幣持有者通過質押其以太幣獲得獎勵,這有助於激活和保護網路上的驗證者。CoinW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首席策略官納薩爾·阿赫卡爾(Nassar Achkar)最近表示,由於以太幣的質押收益潛力及其在代幣化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機構客戶越來越多地將國庫資產配置給以太幣。截至發布時,以太幣公開上市的國庫公司持有約佔總供應量的4.13%,價值約230.1億美元。

核心分析

格羅曼在Coin Stories Podcast節目中表示,那些因為比特幣不產生收益而否定它的人,實際上展現了西方金融特權。他以2022年11月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的崩潰為例,指出在FTX上進行質押以獲得收益最終走向失敗。格羅曼強調,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銀行存款之所以產生利息,是因為你正在承擔風險。人們普遍認為存在銀行的錢屬於自己,但實際上那是銀行的錢。比特幣雖然不提供原生質押,但持有者仍然可以通過中心化借貸平台、以太坊上的包裹比特幣(Wrapped Bitcoin, WBTC)以及與比特幣相關的網路(如Babylon和Stacks)獲得收益。然而,這些途徑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

比特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被視為對抗通貨膨脹、政府控制和經濟不穩定的避險工具,也被稱為“數位黃金”。截至發布時,公共比特幣國庫持有約1196.5億美元。格羅曼的觀點提醒投資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時,必須充分評估潛在的風險。任何形式的收益都伴隨著風險,尤其是在波動性極高的加密貨幣市場。

風險與機會

風險:追求高收益的加密貨幣投資往往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智能合約漏洞、協議風險、中心化平台風險以及市場波動風險。例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協議雖然提供高額收益,但也容易受到駭客攻擊和協議漏洞的影響。此外,中心化借貸平台可能面臨擠兌風險和監管風險。機會:比特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在經濟不確定時期具有避險功能。隨著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接受度提高,比特幣的長期增長潛力依然可觀。此外,通過Layer-2解決方案和側鏈等技術創新,比特幣生態系統正在不斷擴展,為持有者提供更多收益機會。

未來展望

未來,加密貨幣市場將繼續演變,比特幣和以太幣之間的競爭也將持續。隨著監管環境的日益完善,機構投資者將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比特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的地位有望進一步鞏固,而以太幣則將繼續探索其在DeFi和Web3領域的應用。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做出明智的決策。

結論

格羅曼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比特幣的價值。不追求原生收益並非比特幣的弱點,反而是其作為更安全價值儲存手段的優勢。在加密貨幣投資中,收益與風險總是相伴相生。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在追求收益的同時,謹慎評估潛在的風險,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加密貨幣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文章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bitcoin-yield-lacking-not-disadvantage-luke-gromen-analy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