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礦企高管薪酬過高?股東權益與激勵機制失衡分析
摘要:VanEck 研究指出,美國比特幣礦企高管薪酬遠超同行,主要因慷慨的股票激勵。股東對此表示不滿,薪酬與長期價值創造的關聯性薄弱,引發了對股東權益稀釋的擔憂。
市場背景與現況
近年來,比特幣挖礦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投資。隨著礦企規模擴大,高管薪酬也水漲船高。然而,這種增長並未完全反映在股東回報上,引發了關於薪酬結構合理性的質疑。VanEck 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美國上市比特幣礦企高管薪酬與股東利益之間的潛在衝突,值得深入探討。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監管政策的趨嚴,也為礦企的長期發展帶來了挑戰。
核心分析
VanEck 的報告審查了八家美國上市比特幣礦企(Bit Digital、Cipher Mining、CleanSpark、Core Scientific、Hut 8、MARA Holdings、Riot Platforms 和 TeraWulf)的高管薪酬。研究發現,這些礦企高管在 2023 年的平均薪酬為 660 萬美元,到 2024 年幾乎翻了一番,達到 1440 萬美元,遠超能源和科技等可比行業。薪酬主要以股權形式發放,2023 年股權獎勵佔總薪酬的 79%,2024 年更升至 89%。
Riot Platforms 的執行長 Fred Thiel 在 2024 年獲得了最高的股權獎勵,價值 7930 萬美元,幾乎是 MARA Holdings 和 Core Scientific 的兩倍。然而,薪酬與績效之間的關聯性存在明顯差異。例如,TeraWulf 和 Core Scientific 支付給高管的薪酬僅佔其市值增長的 2%,而 Riot Platforms 則將其市值增長的 73% 支付給指定的高級職員,總計 2.3 億美元。這種不平衡引發了對股東權益稀釋和激勵機制是否有效的擔憂。此外,股東對高管薪酬方案的平均批准率僅為 64%,遠低於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羅素 3000 指數公司的 90% 左右,反映了股東對高管薪酬的普遍不滿。
風險與機會
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脫鉤的風險包括:股東權益受損、公司治理結構薄弱、資源錯配以及投資者信心下降。另一方面,將高管薪酬與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例如挖礦成本、資本效率和股東總回報,可以創造更符合股東利益的激勵機制。此外,採用績效股票單位 (Performance Stock Units, PSUs) 作為股權激勵的一部分,並設定與股價目標或股東總回報相關的多年度歸屬期,可以鼓勵高管關注長期價值創造。
監管環境的變化也可能帶來風險和機會。更嚴格的監管可能會限制高管薪酬,但也可能提高行業的透明度和問責制。此外,隨著比特幣挖礦產業的成熟,對高管團隊的專業化和經驗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可能會推動更高薪酬的需求。
未來展望
隨著比特幣挖礦企業逐漸發展成為大型基礎設施運營商,其高管薪酬計畫也必須隨之發展。未來,礦企應更加注重將獎金與每枚挖礦代幣的成本掛鉤,並納入資本效率指標,如投資回報率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ROIC)。此外,應加強與股權獎勵相關的績效要求,並設定多年度的歸屬期。強化股東參與和提高薪酬透明度,將有助於建立更強大的公司治理結構,並確保高管薪酬與股東利益保持一致。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可能影響礦企的運營模式和盈利能力,進而影響高管薪酬的結構和水平。
結論
VanEck 的研究凸顯了比特幣礦企高管薪酬結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以及股東權益與激勵機制失衡的風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礦企應積極調整薪酬計畫,使其更符合股東利益,並加強公司治理結構。透過更透明和績效導向的薪酬策略,比特幣礦企可以建立更可持續和成功的商業模式,從而使股東和高管都能受益。最終,這將有助於提升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和穩定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加密貨幣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文章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bitcoin-miner-execs-earn-excessive-pay-shareholders-balking-vane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