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勒警告:機構公開儲備證明恐增加安全風險
摘要:MicroStrategy 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警告,機構公開鏈上儲備證明(Proof-of-Reserves)是不良舉措,可能帶來安全風險。他認為現行儲備證明方式並不安全,且僅展示資產端,忽略負債端,難以全面評估機構財務狀況。
市場背景與現況
近年來,在 FTX 和 Mt. Gox 等加密貨幣交易所倒閉事件後,儲備證明(Proof-of-Reserves,簡稱 PoR)成為加密貨幣行業中一種常見的透明度措施。許多交易所、託管機構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 ETF)發行商開始公布其儲備證明,以證明他們持有足夠的資產來支持客戶存款,藉此重建市場信任。然而,這種做法也引發了一些爭議,特別是關於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問題。Michael Saylor 的觀點無疑為這場討論增添了新的維度。
核心分析
Saylor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比特幣 2025 會議場邊活動中表示,機構發布鏈上儲備證明是「糟糕的主意」,因為這可能會帶來安全風險。他認為,目前通用的儲備證明發布方式是一種不安全的儲備證明。他建議,應深入思考公開錢包地址可能導致的安全問題,以及長期可能對公司安全造成的損害。Saylor 強調,儲備證明往往只顯示公司持有的資產,而沒有顯示其負債,因此無法全面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他認為,即使有四大會計事務所審計的負債表,儲備證明也可能意義不大。他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為例,建議將儲備證明問題投入深度思考模式,評估潛在的安全隱患,並預測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這種觀點強調了僅僅依靠儲備證明來評估機構健康狀況的局限性,並呼籲更全面的風險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Saylor 對儲備證明持謹慎態度,但他並未明確表示 MicroStrategy 是否會公布其自身的儲備證明。MicroStrategy 是全球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持有 576,230 個比特幣,價值 6260 萬美元。該公司對比特幣的長期承諾使其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其領導者的觀點自然備受關注。
風險與機會
Saylor 的警告突顯了儲備證明可能存在的風險。公開錢包地址可能會使機構更容易受到駭客攻擊和詐騙。此外,如果儲備證明僅顯示資產而不顯示負債,則可能會誤導投資者,使他們對機構的財務狀況產生錯誤的印象。另一方面,如果機構能夠以安全且透明的方式發布儲備證明,則可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並提高市場的整體透明度。因此,關鍵在於找到一種平衡點,既能提供必要的透明度,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風險。機會在於開發更安全的儲備證明方法,例如使用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s)等技術,在不洩露敏感資訊的情況下驗證資產的真實性。此外,加強監管框架並要求機構提供更全面的財務報告,也可以幫助降低風險並保護投資者。
未來展望
未來,儲備證明的角色可能會繼續演變。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監管機構可能會對儲備證明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安全、更有效的儲備證明方法出現。機構需要密切關注這些發展,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確保其儲備證明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此外,投資者也應保持警惕,不要僅僅依靠儲備證明來評估機構的財務狀況,而應進行更全面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結論
Michael Saylor 對於機構公開儲備證明的警告,為加密貨幣社群敲響了警鐘。在追求透明度的同時,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潛在的安全風險,並努力開發更安全、更全面的風險評估方法。儲備證明作為一種工具,固然有其價值,但絕非萬能丹。唯有結合嚴謹的風險管理和全面的財務報告,才能真正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並促進加密貨幣市場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加密貨幣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文章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michael-saylor-says-proof-of-reserves-bad-ide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