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比特幣震盪盤整,OM 崩跌震撼市場:宏觀趨勢與潛在風險解析

bitcoin-om-crash-macro-trend-risk-analysis

比特幣震盪盤整,OM 崩跌震撼市場:宏觀趨勢與潛在風險解析

進入新的一週,加密市場氣氛相對平靜,比特幣(BTC)目前在 8 萬至 9 萬美元區間盤整,試圖突破由歷史高點延伸而來的下降趨勢線。雖然週末觸及 8.6 萬美元的短期阻力,但始終未能有效突破。與此同時,部分代幣如 FLR、TRX 與 SOL 表現優於大盤,而 RWA 協議 Mantra 旗下的 OM 代幣則在亞洲時段上演驚人崩跌,一度暴跌 90%。

OM 崩跌事件:資訊透明與信任危機

OM 的價格由 6 美元驟跌至 0.37 美元,市值瞬間蒸發逾 50 億美元,引發社群強烈反彈。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Spot On Chain 的追蹤,有 43.6M 顆 OM(佔流通量約 4.5%)事先轉入 OKX 和 Binance 等交易所,時間點剛好落在暴跌前數日。雖然 Mantra 團隊否認內部操縱,將責任歸咎於交易所「在低流動性時段進行強制清算」,但許多投資者認為這是「流動性出口」事件,部分人甚至揚言提起法律行動。

這起事件再次凸顯加密市場中資訊不對稱與信任脆弱的問題。雖然區塊鏈的資料是公開透明的,但若缺乏即時監控與嚴格監管,類似的市場操控仍可能發生,對 RWA(實體資產代幣化)賽道的信譽也造成巨大打擊。

ETF 資金流與機構情緒轉變

據 Farside Investors 數據,上週比特幣現貨 ETF 流出資金高達 7 億美元,顯示機構資金正逐步撤出。CryptoQuant 指出,這可能意味著短期內比特幣缺乏強勁的買盤支撐,需警惕後續價格波動風險。

儘管如此,NYDIG 則持正面看法,認為加密市場在傳統市場動盪期間展現出相對穩定性,有望形成「自我強化的正向循環」。這點從機構投資人如 Mechanism Capital 的 Andrew Kang 擴大比特幣多頭部位至 2 億美元可見一斑。

宏觀經濟與政策變數:貿易戰陰影仍在

美中貿易緊張持續,美國前總統川普雖宣布部分中國商品關稅豁免,被視為釋出談判善意,但市場仍對政治訊號感到矛盾。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就指出,這仍是「逢高賣出」的市場環境,成長疲弱、政策錯判風險與資金流出等問題仍未解決。

此外,4 月中旬將迎來多項重要數據與事件,包括美國零售銷售報告、加拿大 CPI、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經濟展望演說等,預期將牽動市場風險偏好,對加密資產也將產生間接影響。

技術面與衍生品動向:盤整但偏多

技術面來看,比特幣已突破熊市趨勢線,但目前仍受制於 86,000 美元阻力位。Deribit 數據顯示,短線 BTC 與 ETH 選擇權偏向看跌,但中長線已轉為看漲,反映市場對未來走勢仍抱有信心。

此外,期貨未平倉合約從 164 億美元降至 150 億美元,顯示部分交易者正在減倉,採取觀望策略。週末市場對 BTC 10 萬美元的看漲期權需求尤為明顯,表明投資人對後市仍具期待。

潛在風險與注意事項

  • 法規風險:隨著 Coinbase 計畫推出 XRP 期貨產品,若未獲得 CFTC 批准,恐引發監管機構對整體加密衍生品市場的更嚴管控。
  • 資金解鎖與拋壓:4 月中旬多個項目將釋出代幣,包括 Starknet、Arbitrum、IMX 等,需留意市場潛在短期賣壓。
  • 市場信心與流動性:OM 崩跌已重創投資人信心,若其他中小型代幣出現類似事件,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或「流動性恐慌」。
  • 傳統市場交叉影響:黃金與白銀價格攀升,顯示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若聯準會政策轉向鷹派,可能再次壓抑加密資產表現。

總結

整體而言,加密市場目前處於「盤整蓄勢」階段,雖有宏觀與技術面的潛在利多,但也存在法規、資金流與信心層面的隱憂。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全球政策動向、ETF 資金流與鏈上數據,並審慎評估風險控管策略。特別是在 RWA、AI 與 DeFi 等新興賽道快速發展的當下,項目方透明度與治理能力將成為投資人最重要的評估指標。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daybook-us/2025/04/14/crypto-daybook-americas-a-bizarre-usd5-4b-loss-has-left-investors-devastat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