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比特幣礦工的寒冬:Hashprice 創五年新低,產業何去何從?

bitcoin-mining-hashprice-crash-2024

比特幣礦工的寒冬:Hashprice 創五年新低,產業何去何從?

在比特幣價格創下新高、突破 84,000 美元之際,礦工的收入卻未能同步水漲船高。根據 HashRate Index 的數據,衡量比特幣礦工收入的關鍵指標——Hashprice(每 Petahash 的收入)目前僅為 44 美元/PH/s,接近 2024 年 8 月的低點,創下近五年來的新低。這凸顯了即使是處於牛市階段,比特幣挖礦產業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Hashprice 是衡量礦工每單位算力(PH/s)所能獲得的報酬,通常以美元計價,便於與設備成本和營運支出進行比較。理論上,當比特幣價格上升,miner 的收入應該也會水漲船高;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高比特幣價格 ≠ 高礦工收入

儘管比特幣價格自 2024 年年初以來上漲了超過 70%,但礦工的實際收入卻大幅下降。這背後的原因包括:

  • 區塊獎勵減半:2024 年 4 月的比特幣「減半」事件將每個區塊的挖礦獎勵從 6.25 BTC 減至 3.125 BTC,直接使礦工的總收入腰斬。
  • 礦工競爭加劇:隨著更多礦場投入運營,全網算力不斷上升,導致挖礦難度同步提高,進一步壓縮單位算力的收益。
  • 能源成本飆升:全球能源價格仍處高檔,特別是在歐洲與北美,電價上升已成為礦工沉重的營運負擔。
  • 交易費用下降:近期的鏈上活動趨緩,使得礦工從交易手續費中獲得的額外收入減少。

ETF 表現反映市場寒意

這種困境也反映在加密礦業相關投資產品上。以 Valkyrie Bitcoin Miners ETF(代碼:WGMI)為例,該 ETF 自年初以來已下跌超過 50%,遠遠跑輸比特幣本身僅約 10% 的跌幅。這顯示出投資人對礦業未來前景的信心不足。

轉型與出路:AI 成為新方向

在礦業利潤遭受壓縮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礦工開始尋找其他收入來源。其中一個熱門選項就是將現有的高效能算力轉向支援人工智慧(AI)相關的雲端運算服務,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的訓練與推理需求,這為 GPU 和 ASIC 設備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此外,部分礦工也考慮進入高效能運算(HPC)或資料中心代管業務,利用其既有的基礎建設與能源協議來拓展多元化營運。

宏觀經濟與政策風險

除了產業內部挑戰,比特幣礦業也面臨來自外部的眾多風險:

  • 地緣政治風險:中美關係緊張、美國可能對中國製 ASIC 設備加徵關稅,恐影響礦機進口成本。
  • 能源監管趨嚴:許多國家對加密貨幣礦業的能源使用日益重視,可能導致政策限制或額外稅負。
  • 碳排放壓力:在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風潮下,礦業的高碳足跡可能引發企業與政府的審視,進而失去部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未來展望與結語

總體而言,比特幣礦業正處於結構性轉型的十字路口。當前的 Hashprice 水準雖使部分礦工仍維持收支平衡,但距離 2021 年的挖礦黃金年代已相去甚遠。礦工若要持續生存,勢必得加快技術升級、能源效率優化,並積極尋求多元化的營收來源。

在全球經濟放緩、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礦業不再只是「開機即賺錢」的簡單遊戲。唯有擁有長期資金規劃、技術彈性與政策風險管理能力的業者,才能在這場淘汰賽中脫穎而出。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business/2025/04/20/chart-of-the-day-dire-picture-for-btc-miners-as-revenue-flatlines-near-record-l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