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加密貨幣市場震盪再起
在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宣布對180個國家提高關稅後,中國迅速回應,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的報復性關稅,導致比特幣(BTC)與主流加密資產短時間內出現劇烈波動。BTC一度從$84,600回落至$83,000,儘管跌幅有限,但仍突顯貿易政策對加密市場的深遠影響。
從宏觀經濟視角看:利空出盡還是利空開端?
- 市場對不確定性的反應:過去幾個月,市場一直在消化潛在的貿易戰風險,如今塵埃落定,反而可能為市場帶來短期的「利空出盡」現象。
- 債券殖利率下滑: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4%,顯示市場預期未來經濟成長放緩,對通膨壓力的擔憂減弱,資金可能轉向風險資產如加密貨幣。
- 石油價格回跌:OPEC擴產預期使得油價下跌,有助於全球通膨降溫,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Fed)降息的預期。
五大趨勢與觀察點:短期波動中的機會與風險並存
- 1. 加密資產將成為避險資產?
隨著傳統金融市場劇烈震盪(道瓊跌近4%、納指跌近6%),投資人可能轉向比特幣等「去中心化硬資產」作為對沖工具。不過,這種角色轉變仍需時間驗證。 - 2. 法規發展與機構進場齊頭並進
美國SEC已開始審核Fidelity提交的Solana現貨ETF申請,Coinbase也遞交XRP期貨交易申請文件,加密市場正逐步邁入更透明、合規的階段,吸引更多機構資金。 - 3. 技術升級推動中長期價值
Ethereum開發團隊預定於5月7日啟動「Pectra升級」,Syscoin主網也將在4月7日啟用Nexus更新,加密基礎建設的技術創新將為DeFi與Web3應用帶來新動能。 - 4. 鎖倉解鎖潮來襲,短期供需壓力需留意
4月將有多個代幣進行解鎖,包括Aptos、Axie Infinity與Ethena等,可能導致短期拋壓上升,影響價格走勢,投資人應避開高風險時段進場。 - 5. 貿易戰與地緣政治或成長期主題
隨著川普政府對全球加徵關稅、南韓總統遭彈劾、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地緣政治將成為影響加密市場的關鍵變數之一,投資策略需納入宏觀風險因子。
風險與注意事項
- 政策風險: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對抗可能持續升級,不僅限於貿易,還可能擴及金融與數位資產領域。
- 資金流動性風險:根據 ETF 流量資料,BTC 與 ETH 現貨 ETF 皆出現資金淨流出,反映機構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 技術風險:如近期遊戲專案 Infected 從 Base 遷移至 Solana,顯示以太坊 Layer 2 可擴展性仍面臨挑戰,專案方需審慎選擇部署平台。
- 市場操作風險:BTC與ETH的期權市場顯示看跌期權溢價上升,代表市場對短期下行風險仍有顧慮,投資人應控制槓桿與短線曝險。
結語:混亂中尋找秩序,加密市場的下一步
儘管短期內受到貿易政策與宏觀經濟因素影響,整體加密市場仍展現出高度的韌性與創新動能。從Circle申請IPO到各大公鏈升級、ETF推進、DAO治理活躍,顯示這個產業正逐步走向成熟。
然而,正如過去的市場週期所示,每一次牛熊轉換都伴隨著全球事件與政策調整。對投資人而言,除了掌握技術與基本面,更需具備宏觀視野與風險管理能力,方能在加密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未來關鍵觀察點:
- 4月9日美國國會數位資產法規聽證會
- 5月7日以太坊Pectra升級
- 全球多項代幣解鎖與DAO治理投票進行中
敬請關注後續追蹤與深入分析。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daybook-us/2025/04/04/crypto-daybook-americas-bitcoin-reverses-gains-as-china-ramps-up-tariff-retali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