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美元指數三年新低:全球經濟變局中的貨幣轉向

dollar-index-three-year-low-global-currency-shift

美元指數三年新低:全球經濟變局中的貨幣轉向

美元指數(DXY)近期跌破100點大關,這是自2022年4月以來首見的低點,與2023年高點110相比,已大幅下滑超過10%。根據 CoinDesk 一月的報導指出,該指數走勢與川普第一任期內的模式相似,如今也印證了這個觀察。

造成美元走弱的因素錯綜複雜,除了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中國加徵美國商品關稅至125%(原為84%)之外,全球資本市場正出現結構性轉變。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逐漸減弱,資金轉向其他避險或成長性資產,尤其是黃金、比特幣等。

宏觀經濟與資金流向的變化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美元指數的下滑反映了全球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雖然美國聯準會(Fed)過去兩年祭出升息政策抑制通膨,但市場對其未來是否持續鷹派已出現質疑。相對而言,歐洲央行與亞洲央行的貨幣政策逐漸收斂差距,削弱了美元的利差優勢。

此外,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也正悄然加速。包括中國、俄羅斯與部分中東國家持續推動以本幣或其他貨幣進行貿易結算,削弱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政策與地緣風險的交織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背後其實是更深層的戰略對抗。中國宣布加徵關稅,代表其在經濟對抗上不再退讓,這將加劇供應鏈重組與通膨壓力,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美國即將面臨總統大選,政局不穩也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增加。歷史上,選舉年的政策不確定性常常影響美元表現,而目前市場更擔憂的是新政府是否會延續現有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方向。

數位資產與避險情緒的崛起

在美元指數走弱的同時,比特幣(BTC)依然穩定於81,000美元以上,展現出與傳統股票市場脫鉤的低貝塔特性。這代表比特幣正逐漸轉型為一種「數位黃金」,成為資金避險的選項之一。

事實上,自2023年以來,多家機構投資者開始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中,不再僅視其為投機性資產。這一趨勢加上ETF的推廣,使比特幣的市場深度與流動性大幅提升。

投資者需注意的風險與挑戰

雖然美元走弱代表其他資產(如外幣、數位資產)有機會上漲,但投資人仍需注意以下幾項風險:

  • 政策逆轉風險:若美國聯準會出現態度轉變,重新收緊貨幣政策,將可能快速拉升美元。
  • 地緣政治衝突:如中東、台海等區域若爆發衝突,將牽動美元作為全球避險貨幣的角色,可能短期內支撐美元反彈。
  • 加密貨幣監管:隨著比特幣等數位資產受到關注,各國政府對其展開更嚴格的監管,如美國SEC與歐盟MiCA法案,都可能影響市場價格與投資信心。

結語:一場全球貨幣秩序的重構

美元指數跌破100不僅是一個技術面的數據,更是全球資本市場與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信號。隨著新興市場崛起、數位資產成形、地緣政治緊張升溫,全球貨幣秩序正處於轉型階段。

對於投資人來說,未來的投資策略勢必需更加靈活,結合宏觀經濟動態、政策演變與科技趨勢,才能在不確定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11/dollar-index-falls-to-lowest-level-in-3-years-while-btc-remains-stead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