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逆勢而上:脫鉤股市的訊號?機會與風險並存的轉捩點
近幾週以來,比特幣(BTC)價格與美股科技股如那斯達克指數呈現高度同步,令許多投資人感到挫折。然而,近期的市場走勢似乎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在美股重挫之際,比特幣卻展現出難得的韌性,甚至略有上漲,這是否意味著比特幣將再次展現其作為「宏觀避險資產」的角色?
1. 脫鉤現象初現端倪
那斯達克指數兩日內大跌超過10%,而比特幣卻穩守在83,000美元左右,24小時內甚至上漲近1%。這是否意味著比特幣的市場邏輯開始與傳統金融市場分道揚鑣?
根據21Shares加密投資專家David Hernandez指出:「比特幣在宏觀經濟壓力下展現出韌性,再次強化其作為避險資產的潛力。」
2. 制度投資者的潛在進場訊號
比特幣的抗跌性也讓機構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其資產配置策略。Standard Chartered的數位資產研究主管Geoff Kendrick強調,比特幣通常像科技股一樣交易,但在市場恐慌時能發揮避險作用。
現在,有觀察認為比特幣甚至可作為「地緣政治孤立」的避險工具,這可能吸引更多尋求風險對沖的機構進場。
3. 企業買盤與策略性投資影響價格
Fundstrat數位資產主管Sean Farrell指出,比特幣的近期強勢可能來自於像MicroStrategy、GameStop等企業進行的大規模平均價格買入(TWAP)策略。他表示:「如果這股強勢能持續到週末,那我們或許得重新評估背後動能的來源。」
4. 宏觀經濟與政策變數仍是關鍵
- 通膨與利率政策:若聯準會維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膨,將對高風險資產如加密貨幣形成壓力。比特幣雖短期抗跌,但中長期仍需觀察通膨走勢與貨幣政策變化。
- 美中貿易戰與地緣政治:隨著美國再度推動關稅政策,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比特幣作為非主權資產可能受益,但也可能面臨政策打壓風險。
- 穩定幣與法規風險:美國近期對穩定幣監管趨嚴,若延伸至比特幣及交易所,恐影響整體流動性與投資人信心。
5. 投資人該注意的潛在風險
- 價格波動劇烈:比特幣雖短期抗跌,但仍屬高波動性資產,短線投資需謹慎。
- 市場情緒反轉風險:若科技股止跌回升,比特幣可能重新與股市連動,造成反向拋售壓力。
- 監管政策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SEC對加密貨幣交易所與ETF的政策動向,可能造成市場劇烈波動。
6. 趨勢觀察與後市展望
- 比特幣ETF與機構參與度提高:ETF資金流入穩定將有助於比特幣價格穩定性,並推動主流機構持續布局。
- 區塊鏈應用深化:Layer 2解決方案、RWA(實體資產上鏈)、DePIN等賽道興起,將為比特幣與整體加密市場注入新動能。
- 全球央行購金與去美元化趨勢:若國際社會對美元信任持續下滑,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總結:比特幣是否真正脫鉤?
比特幣的近期表現無疑令人振奮,但是否已經真正脫鉤於傳統股市,仍需觀察後續幾週的走勢。若比特幣能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持續展現出抗跌特質,那麼它將不僅僅是投機工具,更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數位避險資產。
然而,投資人仍需抱持審慎態度,關注宏觀經濟數據、政策走向與加密監管動態,才能在多變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4/bitcoin-begins-to-decouple-from-nasdaq-as-u-s-stocks-crumb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