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比特幣下跌潮來襲:企業持幣策略面臨新挑戰

bitcoin-correction-corporate-risk-2025

比特幣下跌潮來襲:企業持幣策略面臨新挑戰

隨著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不確定期,加密貨幣市場也無可避免地受到波及。美國前總統川普所提出的新一波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比特幣(BTC)作為風險資產的代表之一,亦難以倖免。比特幣近期跌至五個月以來的最低點——74,500美元,較今年1月20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近三分之一。

這波修正不僅影響散戶投資者,更對採用比特幣作為資產配置策略的企業造成衝擊。其中,以持幣數量領先的 Strategy(MSTR)雖然仍保有約10%的未實現獲利,但已大幅縮水至約39億美元。該公司目前共持有528,185枚比特幣,平均成本為67,458美元,市值約為395億美元。儘管市場修正,MSTR 的 mNAV 倍數仍接近 2,顯示市場對其比特幣資產仍抱持一定溢價看法。

相比之下,日本公司 Metaplanet(3350)便沒有這麼幸運。該公司持有的 4,206 枚比特幣,平均購買成本為每枚88,800美元,目前帳面虧損約15%。單在本週一,Metaplanet 的股價就下跌了 20%,反映市場對其進一步虧損風險的擔憂。此外,Semler Scientific(SMLR)同樣面臨壓力,其比特幣平均購入成本為87,854美元,在比特幣年初至今下跌20%的情況下,該公司股價已下跌了38%。

宏觀經濟與地緣風險成壓力來源

這波加密市場下跌與宏觀經濟環境密不可分。美中關係緊張、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利率前景不明等因素,都使得市場對風險資產的胃納降低。比特幣作為一種高波動性資產,在這種背景下特別容易受到拋售壓力。

此外,加密貨幣市場本身仍處於高度投機性階段,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也使得市場對價格波動的容忍度較低。企業若未能妥善管理其加密資產配置,極易因市場變化而陷入資產減值風險。

政策與法規的不確定性

儘管越來越多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相關監管政策卻仍未明朗。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加密資產的分類與會計處理方式尚未統一,這對企業的財報呈現與投資者信心都造成影響。此外,不同國家對企業持有虛擬資產的態度也大相逕庭,跨國企業須面對合規風險與資產流動性問題。

企業持幣策略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 價格波動風險:比特幣價格具高度波動性,企業應設立停損機制並定期重新評估資產配置。
  • 會計與稅務處理:比特幣目前在多數國家仍被視為無形資產,其減值損失需在財報中揭露,對盈餘影響甚鉅。
  • 資金流動性風險:企業若需在短期內變現比特幣資產,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或交易滑價等問題。
  • 聲譽風險:比特幣仍與非法用途有一定關聯,企業若未妥善溝通其投資目的,可能遭受公眾與監管機關質疑。

未來展望:策略調整與風險對沖

儘管當前市場處於修正階段,但長期來看,比特幣仍被部分投資者視為抗通膨資產與數位黃金。然而,企業若欲將其納入資產配置,必須更加謹慎。未來建議企業採取多元化策略,例如配置部分資產於穩定幣、黃金或其他風險較低的工具,並考慮使用期權避險工具以減少價格波動影響。

此外,企業應加強內部治理,建立專責的加密資產風險管理機制,並與會計師、法律顧問密切合作,確保政策合規與財報透明。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在這場加密貨幣的長線賽局中站穩腳步,從波動中尋求成長的機會。


文章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markets/2025/04/07/strategy-treads-water-on-btc-bet-while-metaplanet-semler-reel-from-heavy-loss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頁